|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旋膜式除氧器廠家制造設計原則與技術特點? |
|
旋膜式除氧器廠家制造設計原則與技術特點?
旋膜式除氧器廠家制造設計原則與技術特點?電廠三期330MW機組凝結水泵(凝泵)實施變頻改造后,為了進一步降低凝結水管道的壓力損失,機組正常運行時全開旋膜式除氧器水位主、副調節閥及其旁路電動閥。 為了滿足汽動給水泵(汽泵)密封水壓力的需要,適當開啟汽泵密封水旁路閥,同時對凝結水系統控制邏輯進行了優化。優化后凝泵在變頻運行方式下節電效果明顯,機組安全性得到進一步提高。 330MW機組;凝結水泵;變頻改造;壓力損失;控制優化國電菏澤發電廠三期5號、6號330MW機組各配備2臺100%容量的多級離心式凝泵,采用一運一備的運行方式。2008年分別對2臺機組的凝泵進行了6kV高壓電機變頻改造,每臺機組的2臺凝泵共用1臺變頻器。 1凝泵變頻改造凝泵出口經軸封加熱器、旋膜式除氧器水位三沖量調節閥組和各低壓加熱器向旋膜式除氧器供水。凝結水母管提供汽泵密封水、低壓缸噴水、低壓旁路減溫水、汽輪機本體及高壓加熱器危急疏水擴容器減溫水等其它用水。 另外,為防止機組低負荷運行時凝結水系統超壓和凝泵汽蝕,還設計有凝結水再循環管路。凝泵基本參數見表1.表1NT350-400X6型凝泵基本參數項目規范出口壓力/Pa設計轉速/r電機功率/kW/電機電壓/V電機電流/A電機設計轉速/r凝泵6kV高壓電機變頻裝置改造米用一拖二的接線方式,即2臺凝泵共用1臺高壓變頻器,通過切換裝置實現運行、備用轉換。凝泵變頻裝置電氣接線如所示。 A凝泵電機B凝泵電機凝泵變頻裝置電氣接線凝泵變頻改造前后參數見表2.改造后凝泵平均單耗(凝泵耗電量占廠用電量的百分比)由0.32%下降至0.2%,廠用電率平均降低0.旋膜式除氧器水位三沖量調節閥組包括主調節閥、副調節閥及其旁路電動閥,主調節閥承擔70%的凝結水量,副調節閥承擔30%的凝結水量,旁路電動閥設計為100%通流水量。凝泵工頻運行時,根據旋膜式除氧器水位、主給水流量、主凝結水流量3個參數自動調節主、副調節閥,旁路電動閥關閉,以保證旋膜式除氧器水位正常。 表2凝泵變頻改造前后參數項目改造前改造后負荷/MW180240300180240300凝泵電機電流/ 2凝結水系統優化bookmark5旁路電動閥主調節閥凝結水系統凝泵再循環凝結水系統在變頻工況旋膜式除氧器旁路電動閥全開狀態、機組負荷180MW工況下,凝結水母管壓力僅為0.9MPa母管壓力降低較多。機組正常運行時,汽泵密封水壓差需要維持在75~100kPa以內。當機組低負荷運行時,僅靠汽泵密封水調節閥調節不能滿足汽泵密封水壓差的要求,汽泵內的給水易從軸端溢出,造成工質浪費及汽泵潤滑油系統進水,嚴重影響汽泵及給水泵汽輪機潤滑油系統的安全運行。為此,機組低負荷運行時將汽泵密封水旁路閥手動開啟1/3~1/2以滿足汽泵密封水壓差的要求。 此外,在保持旋膜式除氧器水位主、副調節閥全開的情況發電技術論壇熱71技電下,將旁路電動閥打開,可進一步減少阻力。凝泵變頻改造前、后及旋膜式除氧器旁路電動閥全開3種工況下旋膜式除氧器水位調節閥組工作狀態見表3.表3 3種工況下旋膜式除氧器水位調節閥工作狀態%項目主調節閥副調節閥旁路電動閥開度變頻改造前根據旋膜式除氧器100在低負荷下水位自動調整參與自動調節變頻改造后旋膜式除氧器旁路電動閥全開機組不同負荷時凝泵變頻改造前、后及旋膜式除氧器旁路電動閥全開3種工況下凝泵電流值如所示。旋膜式除氧器旁路電動閥全開后凝泵電流下降明顯,凝泵單耗由變頻運行工況時的0.2%降至0.16%,廠用電率降低0.04%.3控制邏輯優化對凝泵變頻裝置、旋膜式除氧器調節閥組、凝泵再循環電動閥動作控制邏輯的優化方案見表4.表4凝泵控制邏輯優化方案項目控制邏輯優化備注變頻裝置跳閘旋膜式除氧器水位調節器指令將主、副調節閥自動關至50%;旋膜式除氧器水位調節器指令自動關閉旁路電動閥;凝泵再循環閥自動打開。 防止旋膜式除氧器滿水鍋爐滅火旋膜式除氧器水位調節閥指令將主、副調節閥自動關至10%;旋膜式除氧器水位調節器指令自動關閉旁路電動閥;凝泵再循環閥自動打開。 |
|
|